在武漢待久了,總覺得團建要么是會議室里的破冰游戲,要么是景區里的走馬觀花。直到走進樂農湖畔生態園,才發現原來武漢農家樂團建能玩出這么多新鮮花樣。有人說這里的團建體驗能用四句話概括,且聽我慢慢道來。
剛到園區,就被皮膚黝黑的教練盯上了。本以為是常規的拓展訓練,沒想到這位 "社牛" 一開口就是黃陂話版的開場白:"鄉親們吶,今天咱們不搞虛的,先把手機調成 ' 稻穗模式 '—— 響了就去田里插三分鐘秧!" 話音未落,所有人的神經都繃了起來。
在樂農湖畔,團建不再是刻板的流程,而是一場充滿驚喜的 "鄉村探險"。上午的 "田間運動會" 讓人開了眼界:麻袋跳比賽變成了 "稻谷接力",每人背著半麻袋新收的稻谷蹦跳,金黃的谷粒在陽光下閃閃發亮;拔河繩換成了粗麻繩,兩隊人馬在曬谷場上喊著號子較勁,旁邊的土雞都被驚得撲棱著翅膀圍觀。
團建醉怕變成趕場子,但樂農湖畔懂得張弛有度。午飯后的時光堪稱 "治愈時刻",有人躺在湖邊的吊床上晃悠,聽著竹筏劃過水面的潺潺聲;有人坐在老槐樹下的石桌邊,跟著村民學編竹籃,竹條在指間翻飛,心也跟著靜了下來。我醉喜歡的是湖邊的垂釣區,支起魚竿沒多久,就釣上一條活蹦亂跳的鯽魚,旁邊的同事笑著說:"這可比開會時的 PPT 生動多了。"
醉難忘的是 "廚藝大賽",各小組拿出看家本領:研發部的 "創意亂燉" 把土豆、豆角、肉片燉得香氣撲鼻;銷售部的 "紅燒鯽魚" 煎得金黃酥脆。當所有人圍坐在木桌前,吃著自己動手做的飯菜,聽著鄰桌傳來的碰杯聲,突然覺得這頓飯吃出了久違的煙火氣。暮色中,炊煙從屋頂裊裊升起,分不清是農家的溫馨,還是團隊的溫暖。